医学资讯内容

医学资讯内容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资讯内容 >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中医师承专长 2024-10-07 18:32 17


第三章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立足“四个面向”,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为“强劲引擎”,更加注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全球化视野和开放创新,更加注重释放改革活力,深化拓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与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率先实现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到2025年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的中关村科学城,着力担当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领头羊,强力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第一节  加快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主平台,把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超前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和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中力量打造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权。

  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支持基础前沿研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布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出前沿技术引领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围绕人工智能、脑科学、区块链、量子信息、颠覆性材料、生命健康、纳米科学、空天科技和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承接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迭代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开展前沿领域基础研究,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鼓励行业领域的领军型科技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行业发展需求,突破操作系统、尖端芯片、量子计算、基础元器件等底层关键技术。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前沿领域的跨界交叉研究,争取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超高清视频、创新药物、高端医疗设备、空天等领域,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重大创新平台以及科技型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重大技术瓶颈,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和重点项目遴选机制,整合军地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各方主体开展集中攻关。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促进,对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大创新项目,给予精准支持,优先支持产业链核心环节技术的场景示范应用。充分发挥海淀创新基金系的作用,探索长期持续化投入机制,引导创新基金重点投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二、培育和集聚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

  支持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积极推动国家实验室、启元实验室、北京(海淀)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加快培育和构建战略性科技力量。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未来智能系统平台等公共基础设施。支持具有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且有意向的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在海淀重组,积极推动国家实验室制度改革创新,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科研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财政支持制度。

  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继续支持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和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强化市场导向,进一步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打造一批专业化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科技型领军企业优势,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医药健康等重点优势产业领域,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主体,建设若干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区块链算力平台项目、国际氢能中心等建设,打造紧密产业创新生态圈。

第二节  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构建更加紧密稳定高效的“创新合伙人”机制,充分释放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多元主体创新活力,挖掘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潜力,共同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的世界一流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领军企业建设多层次、多类型和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开展创新突破;引导和支持企业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力度;鼓励领军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际标准,提高行业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鼓励领军企业在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城市建立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参与国际创新合作。

  增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深入实施海淀胚芽企业培育计划等政策举措,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挖掘并培育一批具有行业一流水平的隐形冠军企业。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普惠性支持力度,在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新产品示范应用、精准化创业辅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可持续、成长性好的初创型科技企业,促进初创企业扎根发展。

  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伙伴计划,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鼓励大企业开放资源、应用场景及创新需求,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互促。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开展行业前沿领域的创新布局,构建创新生态圈。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设研发基金、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众包等方式,共享创新资源、开展促进协同创新。完善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探索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精准匹配创新资源政策,打造大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赢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和创新生态。

  二、充分释放首都高校院所活力

  支持首都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鼓励在信息通信、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等重要学科跻身世界一流行列。鼓励科研院所加快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机构。支持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率先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力量。支持科研院所统筹创新资源,围绕基础前沿交叉、信息网络、生命健康、材料等重大创新领域,布局若干前沿创新集群,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支持首都高校院所设立概念验证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打造首都高校科技成果创新孵化的集中承载区。加快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支持中科海淀科技创新综合体等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加大高校院所科技创新项目在中关村科学城研发转化的政策供给力度。推进实践共享型产业中试基地建设,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

  三、深入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

  持续深化“创新合伙人”机制。探索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组织作用和服务优势的新路径新模式,构建更加紧密稳定高效的“创新合伙人”机制。厘清政府和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业者等在创新中的边界和关系,发挥合伙制独特优势,着力打造政府与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中的新型伙伴关系。搭建创新合伙人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创新合伙人资源池,研究制定支持创新合伙人的专项政策,深入推进各方资源对接合作,提升创新合伙效率。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科技战略专家、法律财务管理专家等重点群体,加快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

  以“创新合伙人”模式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合作。探索以创新合伙人模式,搭建央地资源、军地资源协同创新平台,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有效路径,增强地方服务“主力部队”的能力。发挥高校资源聚集优势,建立校地双方深度融合对接合作机制,打造“校友合作创新”生态体系。坚持“政府引导、资本纽带、多元投入、市场运作”,鼓励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与科技型企业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或创新平台,实施前沿技术联合攻关计划。探索成立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央地创新联盟,支持央企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推动龙头创新企业开放资源,建设开放式创新平台或主题型创新生态空间,为“创新合伙人”提供资源支持,联合开展研发创新,共同推动产业化落地。

第三节  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

  把人才“战略资源”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和服务优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筑与海淀科技创新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相匹配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一支国际一流的人才队伍,为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最为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持。

  一、造就国际一流的人才梯队

  构建梯度合理的人才体系。开展“海淀英才计划”,实施原始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产业领军人才培优工程、杰出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知识更新工程,引进一批国际一流战略科技人才,汇聚一批顶尖战略科学家、优秀青年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育一批卓越的企业家、投资家、国际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化科技服务人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一流、富有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拓展高端人才延揽渠道。围绕大信息和大健康领域,建立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靶向推动“人才+项目”精准引才,着力集聚一批全球顶尖人才。探索建立“联动荐才”机制,充分利用人大、政协、统战、群团、协会、留创园区等多途径联络凝聚优势,建立荐才对接平台,形成全区各界争相引才、争相荐才、争相育才的“招才引智”新格局。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各类孵化平台、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作用,不断集聚海内外人才来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探索建立“产才对接预核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早期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引进精准度。进一步发挥中关村人才特区百校联盟平台作用,延伸聚才工作“触角”,保障重点行业、领军企业用人需求。做好“两站”建设,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和民非机构设立园区类分站,柔性引进央属专家学者和海外青年智力资源。稳步推进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海淀园)建设,探索培育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主体,为区域发展招才引智。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按照分类培养、整体提升的原则,加强创新创业、科技服务、国际商务等重点领域的青年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青年人才专业素养与国际化视野。创新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重大科技项目、新型研发平台等载体,开展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发现和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人才。充分利用驻区高校优势资源,继续实施“薪火共燃”计划,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青年人才培养。依托全球创业者峰会、“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创青春-中关村U30”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市、区优秀赛事,探索建立“高潜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服务机制。

  二、全面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推动央地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化央地人才协同发展,进一步整合利用好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等央属人才智力资源,促进央属人才全面深度参与海淀建设。依托“央地人才交流合作俱乐部”,进一步拓展央地人才专家库和企业项目资源库,分行业、分领域开展项目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统筹使用军地教育资源,加大军民两用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加强技术协同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军地高层次人才共享共用。

  建设高质量人才发展平台。进一步深化“产才融合”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事业舞台。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港、中关村国际青年创业平台项目建设,形成国际创新人才集聚与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支持各类高端国际人才服务机构在中关村科学城建立面向全球的双创人才服务平台,推动各类优秀人才在中关村科学城开展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人才国际交流协作。深化首都院士之家海淀服务中心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多维度做好院士及青年科学家联系服务工作。延伸拓展海外人才连接网络,整合海内外校友会、海外学联、海外联谊会等现有国际交流平台,建立与海内外知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各领域优秀人才的紧密联系,打造首都人才交流合作的全新阵地。积极参与在新加坡等全球重要节点城市部署连接枢纽,连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国际人才扎根海淀提供离岸基地服务,带动对产业发展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项目落地。

  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按照本市各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完成职称制度改革各项任务,持续推进职称分类评价标准和代表作制度。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推进条件成熟的用人主体自主评价。建立包容审慎的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注重人才的标志性成果、实际贡献和科学价值,保障高层次人才潜心创新创业、充分施展才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人才使用、管理和激励等创新政策试点,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流动通道。

  三、营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持续推动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市级有关部门支持,聚焦引才、用才机制改革突破,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人才制度体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入选海英人才提供涵盖“个人贡献奖励+创业扶持+创新培育+生活保障”的全方位支持政策。探索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薪酬待遇“一人一策”。推动在境外开通外籍人才绿卡申请通道,探索开展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试点,探索建立外籍高层次人才技术入股市场协议机制等。整合国际人才政务服务事项,建设“一站式”外籍人才服务平台,实现工作许可、居留许可、永久居留等集中办理。在中关村壹号园区试点建立全市首家“人才工作事权下沉试点园”,推动市、区相关人才服务事权下沉。在区内增设定点医院,对境外人才发生的医疗费用,开展区内医院与国际保险实时结算试点。支持在区内实施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高标准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持续推进“H+”计划,聚焦“中知学”核心区域,联动翠湖、永丰、西三旗、五棵松等周边特色节点和属地街镇,统筹推进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商业服务等配套,打造一批有海外氛围、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有服务保障的特色区域,确保国际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推动“三厅一道”示范点位建设,率先在中关村西区、学院路、上地打造三个各具特色的“人才会客厅(示范厅)”,在五道口及成府路沿线打造“国际人才大道”示范街区,建设融办公、居住、文化、艺术、休闲于一体的国际人才社区示范街区。

  构建高品质人才服务体系。针对战略人才、领军人才、高潜人才、骨干人才量身定制差异化服务方案,精准解决不同人才群体后顾之忧。聚焦人才关心的引进落户、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核心需求,探索打造特色人才服务阵地,试点培育人才服务专员,推动人才服务进园区、进楼宇、进企业,进一步拓宽人才联系服务渠道,建立人才需求的有效发现和反馈机制,切实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第四节  加快建设科创金融试验区

  进一步巩固金融业支柱地位,强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鼓励符合科技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模式创新,努力发展与区域经济体量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产业,完善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壮大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相需求相适应的创新资本中心,为优化区域创新雨林生态作出更大贡献。

  一、完善全创新链金融服务体系

  打造全球创业投资中心。吸引国际知名的耐心资本、优质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机构落户中关村科学城。做实做强“海淀创新基金系”,加强与国际知名天使和创投机构合作,聚焦科技型企业开展早期投资,培育更多早投、长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耐心资本。聚焦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前瞻布局一批由知名投资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知名科学家、产业技术联盟等发起组建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并购基金。探索“政府+园区+企业”的联合创投基金模式,鼓励园区开发平台和头部企业参股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促进前沿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搭建面向创投企业的对接服务平台,为创投机构在京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

  全面深化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信用贷、双创债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深化科技信贷创新,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体系。优化知识产权质押风险分担模式,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的全方位金融创新服务。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上市企业培育中心,依托深交所中关村基地和上交所北方基地,共建新经济企业挖掘、服务、推广机制,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通过“科创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做大做强,提升“海淀板块”含金量。加强培训、融资对接等服务,加快企业上市挂牌进程,积极推动硬核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力争上市企业总数突破300家;延长企业上市服务链条,培育一批核心技术领先、产业链条完备的科技领军企业。

  二、完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体系

  积极发挥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优化与金融发展需要相契合的支持服务政策体系,大力集聚内外资银行、保险、证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等金融总部机构。探索建设特色金融功能区,引导金融要素向科学城北区聚集。以中关村科创新金融试验区和“两区”建设为契机,争取创业投资税收反向挂钩、组建科技创新政策性银行、外汇改革等一批先行先试政策落地。进一步加快建设与中关村科学城发展相促进的普惠金融创新中心,鼓励科技分(支)银行和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开展金融创新,深化续贷中心和确权中心建设,打造首贷续贷办理、供应链金融确权、投融资对接多位一体的金融服务综合体。设立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基金,为辖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设立投贷联动基金,完善“股+债”的纾困体系,深化“财金协同”平台建设,做大做强海科金区属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多渠道破解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展绿色金融,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

  三、全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产业。推动产业空间稳步扩容和重点项目加速落地,聚焦北下关地区和中关村大街沿线区域,推动金融科技主题楼宇建设,重点围绕智能金融、监管科技、风险管理、金融安全等领域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吸引培育一批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能力较强的金融科技企业,推进数字货币试验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科技企业持牌开展金融业务。支持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微芯边缘计算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开展共性技术、底层技术研发,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制定行业通用标准,在普惠金融和金融安全等方面为国家金融创新发展探索更多经验。

  优化金融科技发展制度环境。积极推进国家级金科新区建设,深化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吸引监管机构、地方政府、技术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参与,探索金融科技的安全边界与创新路径。鼓励全球知名金融科技企业和服务平台设立各类分支机构和创新平台,鼓励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国际化业务探索,支持相关机构参与、引领国际金融科技标准化工作,推动金融科技标准建设国际化,在全球金融科技竞争中提升话语权。用好“金融科技”会客厅,定期召开“10+10”金融科技系列对接活动,通过“发榜”“揭榜”“打榜”等方式促进金融、科技融合互动。办好“一会一赛三论坛”金融科技主题活动,不断提升金科新区的国际影响力。

第五节  全面升级创新雨林生态

  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实施高端要素再聚集行动,引进高端人才、技术、资本、服务机构等创新要素,增强要素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着力提升科技成果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形成更加完善的政产学研用全要素创新雨林生态体系。

  一、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

  强化技术转移服务能力。汇聚一批知名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鼓励技术转移机构提供专业、全面的支持服务,推动技术转移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型龙头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新建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支持国内外具备较强专业服务能力的知名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入驻中关村科学城,开展面向企业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挖掘、筛选、评价、推介、概念验证和落地转化全链条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

  引导创业孵化高质量发展。持续汇聚一批世界知名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一批具备原创技术团队孵化、前沿技术企业加速、硬科技产业培育功能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和新型孵化机构。依托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等载体开展前孵化服务,对重大科研成果进行超前投资和前移孵化。探索“反向孵化”新模式,围绕5G、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方向,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应用场景,构建以应用促进技术转化、以应用验证技术成果的新体系。支持龙头企业、服务机构在海外设立离岸孵化器,对有意向在中关村科学城创业的团队进行海外预孵化,提供技术咨询、投融资、场景对接等服务。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制定海淀区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支持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引进一批国内外优质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高端创新服务机构入驻,鼓励服务机构探索知识产权运营新模式、新业态,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支持重点领域的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专业机构联合构建行业性知识产权资源库,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建立健全高价值专利精准发现、深度挖掘、快速培育机制,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合作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产出一批技术创新度高、保护范围稳定、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池。推进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价值发现、评估评价、风险处置机制,构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交易平台体系。继续推进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站点建设,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为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海外预警、专利导航、战略咨询等高附加值知识产权服务。

  三、增强高品质专业化服务供给

  支持建设市场化的“互联网+科技研发”服务平台,集聚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检测机构及科技服务企业等单位的科技资源,为科研团队及研发企业提供仪器共享、实验外包、检验检测及科技众包等服务。加快培育一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平台型研发服务中介企业,提供市场供需的精准对接服务。围绕人工智能、5G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专业化服务机构建设行业数据集、标准测试数据集等创新资源库,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基础支撑。积极鼓励高水平的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科技咨询、人力资源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中关村科学城集聚,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服务。

第六节  建设科技创新治理试验区

  发挥“三区”叠加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突破,推进科技创新治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新时代科技治理体系和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海淀样板”。

  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政策、创造环境和搞好服务上来。深化中关村科学城管理机制、重点产业促进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改革,以“块”的突破形成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的“海淀样本”。谋划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探索科技创新领域的先行先试改革探索。优化区域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支持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稳定投入机制,探索财税金融激励支持政策。有效落实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税收优惠。

  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培育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和防范风险的创新制度环境。探索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支持驻区科研院所的改革探索,扩大科研自主权,积极探索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和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推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其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开展科技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把科研人员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实施创新雨林软环境建设行动,支持区域内央企、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营造良好科研和工作环境,持续优化创业投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服务体系。

  二、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试点,做好地方支前工作,完善与央院、央企的“创新合伙人”机制,“一院一策”“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支持央院央企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基础研究成果加速转化产业化公共平台,促进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相互融合。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科研诚信体系,创新适应颠覆性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的科学项目组织模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

  完善市场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推动创新资源跟着人才走,创新政策跟着项目走,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建立健全技术要素市场,聚焦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推动技术要素资本化等关键事项,加快打造功能完备、配置高效的技术要素市场。以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导向,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快落实《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加快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价值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积极开展高校院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央企科技人员科技成果入股改革等改革试点,探索形成市场化赋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制度。探索建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转化支持机制,实施高价值专利挖掘和转化应用行动。鼓励驻区高校院所与区科技创新基金、投资机构开展合作,共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重大科技成果、高价值专利转化项目。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做强清华工研院等转移转化平台,推进专业化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持续挖掘、培育并推动转移转化项目落地。建设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遴选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更多模式和案例。探索实践“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相同步”的机制,建设海淀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服务平台,支持企业推动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以应用场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和全域覆盖,统筹科技应用场景和城市建设,鼓励科技创新成果在海淀率先转化应用,引导鼓励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在海淀“首发首秀”,打造全球前沿科技试验、应用的首选地。构建以应用促进技术转化、以应用验证技术成果的新体系,形成以城市发展需求驱动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四、探索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与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的协同互动机制。探索全球联动创新模式,支持中关村科学城与国外科技园区开展双向合作,搭建国际化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标准创制、应用推广及创新服务。探索采取市场化方式导入国际人才和先进技术,加快链接全球创新要素。重点加强与欧洲、日韩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链接,积极吸引一批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海淀。支持诺贝尔奖科学家来中关村组建实验室。完善全球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开展面向全球的技术交易综合线上服务,引入一批创投基金、并购基金、耐心资本,建设海外创投基金集聚区。进一步完善涉外企业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研发合作、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等全方位服务。深化拓展区域协同创新模式,深度融入京津冀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构建,加强与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创新合作,依托国家级科技园区和自贸试验区各功能片区,搭建开放创新合作平台,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跨区域协同创新,服务全国新发展格局。

  支持创新主体探索多元化国际创新合作。支持中关村科学城各类创新主体主动发起和参与全球重大科学计划,探索建立国际大科学计划组织运行、实施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新模式、新机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在国际创新人才密集区设立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支持龙头企业与国际知名机构组建海外科技创新中心。支持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和重大发明,面向海内外实施兼并重组,成为国际“链主”企业。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相关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海外孵化器、创新创业中心和科技园区,打造“一带一路”上的中关村。

  探索全球创新资源配置新模式。鼓励和支持中外企业设立研发总部、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落实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开展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在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内试点建设离岸创新创业中心,支持外籍高科技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开展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支持在现行私募基金法律法规框架下设立私募股权转让平台,探索赋予区内科创企业更多跨境金融选择权,打造全球创业投资中心。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