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讯内容

医学资讯内容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资讯内容 >

北京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

中医师承专长 2024-10-07 21:45 14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决策部署,实现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一)深度参与新冠肺炎联防联控,社会贡献度显著增强

  在新冠肺炎联防联控中,北京坚持中西医结合,健全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总有效率达。全市派出百余名中医药专家赴武汉等疫情重灾区参加抗疫。为重点人群提供了万人次中医药预防方服务。设置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应急科研专项,8种抗疫中药制剂获批。搭建“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平台,覆盖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为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和世界各国人民开展远程咨询、防疫公共课在线培训和中药服务开辟有效途径。

  (二)中医药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覆盖全域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得到完善,中医药服务可及性不断提升。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增至41所,其中12个区拥有区属三级中医医疗机构。每千常住人口中医床位张、中医师人,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全市三级中医医疗机构均设立康复科,妇幼保健机构均建立中医药临床科室,24家综合医院成为“国家级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持续增强,全市拥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54 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33个,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13个,居全国之首。建有协同区域专科48个,市级中医专科特色诊疗中心37个,重点专科287个,专科网络1+X+N联合体16个,协同区域专科48个。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成效明显,建立5个区级中医医联体,32家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连续开展健康乡村(社区)、健康养老工程、名中医身边工程、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建立了名中医团队主动下基层服务的常态机制。运用中医药流动医疗服务解决山区、半山区群众就医难问题,实施中医药精准扶贫支援。中医药区域协同水平大幅提高,实施中医药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各区县中医药错位发展,初步形成各自的中医药特色品牌。

  (三)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表彰激励机制不断健全

  “十三五”期间,强化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新增中医药院士2名、国医大师4名、全国名中医12名、岐黄学者37名、青年岐黄学者14名、首都国医名师144 名,带动了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培养。加强各级传承工作室建设,增加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9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2个,在全国率先遴选建设14个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新增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两室一站40个,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31个,人文学术传承工作室2个。强化毕业后师承教育和中医药继续教育,56名老中医药专家入选全国师承指导老师,112名中医药骨干人才入选学术继承人。启动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遴选107名市级师承指导老师,带教207名学术继承人。组织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遴选了市级指导老师200名和区级指导老师236名。加强教学团队和基地建设,打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优”教学团队41个、基层实践基地31家。

  (四)中医药传承创新稳步推进,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十三五”期间,积极探索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新模式,在北京地区建立了26个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承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组织实施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356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中医药类51项,资助经费总计超过3000万元。整合北京中医药优势资源,推进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联盟建设。创建中医药创新驱动示范园,建立中医药成果转化公共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孵化。 

  (五)中医药传统文化弘扬发展,创造性转化力有效提升

  “十三五”期间,打造以“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为代表,石景山西山中医药文化季、通州运河中医药文化节、延庆本草文化节、海淀区校园中医药文化节等新兴中医药文化活动为区域特色的中医药科普文化大型主题活动集群。开展北京市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系统整理了北京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内容和传承发展状况。开展北京中医药文化素养教育基地建设、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基地建设等试点活动,拓展了全方位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新形式。

  (六)中医药产业纵深推进,服务新业态迅速拓展

  “十三五”期间,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初成体系。中医药与旅游、文化、生态、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在京津冀范围内探索共同打造中医药特色旅游服务品牌,率先推出13条中医药养生旅游路线和52家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承办北京世园会百草园、本草印象馆等大型活动。打造融健康教育、森林疗养、生态涵养等于一体的中药特色生态产业园带,推进中药保护和发展。中药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七)中医药贸易加速发展,国际化体系日趋完善

  “十三五”期间,坚持对外开放,助力中医药服务贸易蓬勃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入选全国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出40个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包。每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贸易服务交易会(中医药服务板块)和海外华人华侨中医药大会,接待近110个国家和地区逾30万人次,签约额近30亿元。建立了与OECD、WHO和ADB等国际组织、多国沟通合作机制。实施西班牙“欧洲中医药发展和促进中心”建设项目。启动与俄罗斯在传统医学科研创新、文化旅游中的合作。支持北京中医医院开展中国-新加坡中医药中心建设等。朝阳区举办六届驻华使节中医药健康日,组建双语中医家医服务团队。

  (八)中医药行业治理不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

  “十三五”期间,中医药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意见》《北京市中医药条例》《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相继出台。实施“学术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改革,促进中医学术思维回归。有效整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乱象,规范中医行业社会组织建设。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日臻成熟,总体水平迅速提升,社会贡献度显著加强,中医药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专栏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二)其他指标完成情况

  二、发展形势

  十八大以来,党和中央、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为首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随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增加,为首都中医药全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医药成为首都与各国开展人文、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首都中医药开放式发展提供新路径。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数字经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催生中医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为首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新动能。随着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用凸显,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管理等方面优势突出,为首都中医药特色化发展提出新目标。随着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两区三平台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筹办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任务的推进,为首都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空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大健康”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医疗服务模式逐步从治疗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为首都中医药跨越式发展开启新征程。

  在面临重大新发展机遇的同时,首都中医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中医医疗机构特色彰显不够,服务量占比不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较弱,中医药尚未融入所有卫生健康服务领域;二是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以及治未病、康复、养生保健、妇幼、养老等重点领域的优势发挥不够充分;三是中医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中医诊疗设备研制和中药新药研发成果转化机制尚待健全;四是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模和竞争力相对较弱,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尚显单调,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亟待提升;五是中医药对外开放体系尚不健全,国际化渠道尚需畅通,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基础保障条件亟待完善。

  “十四五”时期,应立足于国家战略规划全局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局的高度,准确把握首都中医药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充分发挥其在首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北京市中医药条例》《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为统领,以中医药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构建形成首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目标,以全国首善为标准,以转变服务模式、转换发展动能、转化五种资源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实现中西医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全面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中实现首都中医药全方位、创新性、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坚持服务健康。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人类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以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坚持资源整合。将中医药融入卫生与健康政策,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统筹资源配置和布局。通过央地协同、区域协调、资源整合、结构优化、效能提升,促进首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以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为依托,加快打造首都中医药对外开放窗口,不断丰富内涵,实现中医药海外合作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交流和融合。

  ——坚持科学治理。破除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细化分级分类管理,提高中医药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水平。

  三、战略定位

  “十四五”期间,北京中医药全面实施中医药资源转化战略、健康服务战略和新医科建设战略,扭转医和药、一二三产、中医西医的关系,着力拓展中医药学术空间、服务空间和生存空间,有效落实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规模数量向注重结构质量转变,从财政投入为主向多元投入转变。协调中医药资金、资本、资源、资产、资质关系,促进知识技术链、人才链、供应链、信息链、产业链全链条发展,实现效率、效果、效益、效能、效用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格局、率先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率先实现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有效推动首都“四个中心”“四个服务”巨大能量进一步释放的、融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体系,形成“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新模式,创新中医医教研产协同发展新机制,拓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和科技创新新领域,构建中医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格局。中医药全面融入全过程、全人群、全方位健康服务,对“健康北京”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服务获得感明显提高。中医药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在卫生、科技、经济、文化、生态领域作用彰显。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基本建立。持续保持首都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救治、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高水平国际交流和现代化治理体系等方面的首善地位。

  (二)具体目标

  ——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优质高效。发挥首都中医药资源独特优势,积极拓展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富有韧性,融预治保康于一体,覆盖首都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体系,使资源配置更加均衡,中西医结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突发事件中医药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深入实施中医药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中医药成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极。

  ——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蓬勃发展。发挥首都中医药人才资源优势,完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打造梯次衔接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西律中”现象有效扭转。

  ——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突出中医药科技资源原创优势和首都科技资源集聚优势,构建服务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成多学科融合、多资源共享的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基础理论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取得突破,临床科研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提升。

  ——中医药产业效能全面提升。加强中医药种植和资源保护,注重饮片加工和质量监管,着力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巨大潜力经济资源和重要生态资源的作用,拓宽中医药发展空间。推动中医药与康复、养老、旅游、“互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机制。

  ——中医药文化弘扬成果丰硕。放大中医药文化资源效应,打造全国中医药文化中心。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服务供给和产品供给更加优质丰饶,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更加立体全面,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达到较高水平,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医药开放发展卓有成效。加强“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新路径,建成中医药对外交流与科技合作平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有效助力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医药国际健康服务更加多元化、品牌化、规范化,推动形成中医药开放发展新格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医药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健全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和信用体系。发挥首都政治中心作用,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效能。

  (三)主要指标

  专栏2  主要发展指标

  第三章  重点任务

  一、构建高质量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格局

  (一)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效能 

  1.打造中医医疗服务高地

  (1)拓展中医医疗服务空间。争创国家级、市级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医医疗服务创新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将北京打造成为引领全国、影响国际的中医药医教研高地。以北京各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科为骨干,推动二级中医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改善。支持央属、市属高水平中医医院与中医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属中医医院形成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和健康联合体。鼓励央属、市属中医医院在基层设立中医门诊部、诊所等服务延伸点,开放连锁经营。推动名老中医药专家依托工作室设立诊所、门诊部,将其中符合条件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将中医药服务融入慢病防治管理、妇幼保健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专栏3 中医医疗服务空间拓展工程

  1.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围绕重大疾病、医学前沿、平台专科,打造中医医学高峰,优化资源配置,争创2个以上国家中医医学中心,4-5个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5-10个市级中医医学中心。支持各区至少举办1所承担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功能的中医医疗机构并强化其建设。

  2.首都中医医联体建设示范项目

  在央属、市属医院中建立中医医疗联合体。遴选3-5家中医医疗联合体和健康联合体形成示范模式。建立市属中医医疗机构与儿童医院协同机制,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2)提升中医医疗服务品质。实施中医药重点专科提升计划,做优做强中医优势专科专病。突出中医症状门诊建设,打造中医临床服务优质品牌。继续开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推进重点专科特色诊疗中心建设、重点专科1+X+N项目建设。实施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推动建设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医院、示范专科和中医急危重症临床基地及中医内病外治临床应用基地。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开展优质中医特色健康护理服务,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试点开设中医护理门诊。推动全市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深化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提升中医药在疑难性疾病诊疗和预防中的独特效果。实施首都中医医疗质量指数评价制度。建立临床急需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评估推荐机制。在保持合理规模结构的基础上,深化中医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内涵。积极发挥中医药质控中心作用,开展首都中医医院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专栏4 中医药服务“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工程

  1.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

  遴选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医院,围绕骨科、妇科、儿科、皮科、肛肠、针灸、推拿及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打造名科、名医、名药。推动建设20个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医院、3个有中医药特点的急危重症临床基地和10个中医内病外治临床应用基地。

  2.中医医院经典病房建设项目

  强化中医基础内涵,加强基础设施设备配置,建设5个左右中医经典病房,推进中医经典病房、中医经典人才队伍及临床科研一体化建设,实现主攻病种中医参与治疗率达100%,中医为主治疗率达90%,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达5种以上。

  3.中药饮片“六人人”管理工程

  启动中药饮片“六人人”管理工程,做到所有中医医师人人都能提出处方饮片质量和规格要求、处方饮片炮制要求、临方炮制要求、处方饮片道地性要求、处方饮片替代和配伍要求,人人都知道饮片价格调整控制范围等。加强相关人才培训,建立中药饮片“六人人”管理工程信息平台。

  4.中医医院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制定实施中药处方点评、辨证论治评价、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查房、会诊、病例讨论等相关规范,扭转“三无法”“三不会”。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病案首页、医学名词、疾病诊断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实现“四统一”。加快公立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建设。

  (3)加快中西医协同发展。实施中西医结合“三安”工程,将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和科研优势转化为中西医结合服务优势和创新优势。鼓励中医基础相对雄厚的综合医院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推动三级综合医院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设立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支持开设中西医结合病房,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推动将建立中西医协同的多学科诊疗体系、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纳入医院章程和医院管理制度。鼓励支持医院间、科室间和医联体内部开展中西医协作。积极推进临床医师中医药专业知识轮训。将中西医共同发展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建立覆盖中西医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控制体系。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开展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疑难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发布中西医结合防治白皮书。

  专栏5 中西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

  1.中西医结合“三安”工程

  开展中西医结合“三安”(安芯、安魂、安核)工程。以“二类室站”平台为抓手,推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安魂;以“三级学术”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模式改革,为中西医结合学术安芯;以“三级临床诊疗中心”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中西医结合服务模式改革,为中西医结合服务安核。

  2.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双螺旋提升计划

  建设3-5个国家级和市级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10-15个中西医结合重大疑难病临床防治基地。形成并推广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药等50个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创新重大疑难疾病多学科诊疗模式,建设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疑难病会诊中心。

  2.完善中医医疗服务布局

  (1)筑牢基层服务网底。制定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完善区域中医医师基层定期巡诊制度,建立融治未病、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筛选一批中医药基层优势病种经方验方、中医适宜技术和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持续推进“名中医身边工程”“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中医健康乡村(社区)工程”、“中医健康养老身边工程”,加强中医流动医院建设。鼓励各区设置中医创业岗,支持在职及退休中医师赴基层开展中医医疗服务。

  专栏6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培元计划

  完善区域中医医师基层定期巡诊制度,继续探索区乡村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机制。实现基层中医药人员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至少达到50%、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全覆盖,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0%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由中医全科医师牵头或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医师指导的家庭医生团队不少于50%。筛选中医药基层优势病种经方验方、100种中医适宜技术和100种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遴选并推广10-20种常见病种中医药技术方法。

  (2)构建多元供给体系。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优先举办儿科、精神(心理)、妇科、外科、骨伤、肛肠等中医专科医院,发展中医特色康复医院、护理院,并可自愿加入医疗联合体和健康联合体。支持优质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以连锁经营、名医堂等多种形式提质扩容,向基层、京津冀延伸,促进形成品牌化、集团化、跨区域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中医门诊部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并开展签约服务。借助首都人才优势,加大对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理论研究及研发。支持民族医院建设。成立民族医药研究中心和共性技术平台。加强军地共建,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积极推进军事卫勤新型中医诊疗装备研发和新药物、新疗法挖掘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军队中医医师到地方多点执业。

  (3)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按照“一区一定位、一区一策略、一区一品牌”原则,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的中医药发展空间格局。将中医药重点工作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行业联动发展。建立以中医药文化、治未病、流动医疗、医养结合、体医融合、技术研发、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大健康产业、服务贸易、数字经济、健康旅游、中药材种植开发等不同主题和特点的中医药发展示范区。形成一批医学研究高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养基地、数据汇集平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中医临床科研成果转化。深化京廊、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合作项目,拓展合作领域,强化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形成京津冀中医医、教、研、产共谋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建立京津冀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和中医药特色专科联盟。共建京津冀中医药大数据共享平台,搭建三地中医药科研协作平台及中药企业联盟。与河北雄安新区合作建设中西医并重的国家医学中心。探索京津冀中医药重点专科托管机制,推动中医药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极。

  3.创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

  (1)完善以健康为中心的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率先推进中医药“学术、服务、管理、人才培养”四模式协同改革。推广多种方法并用的中医综合诊疗模式、上工治未病服务模式,融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以健康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和方式。

  (2)优化中西医协同互补的医疗服务模式。发挥首都军属、央属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集中的优势,支持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专科开展中西医协同,建立一批中西医结合专科医联体,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协同医疗服务模式。遴选并重点支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和“旗舰”基层医疗机构。

  (3)创新基层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在基层乡村设立中医“上工工作室”,建立特殊津补贴制度和荣誉体系。试点建设一批“科普化、智慧化、立体化”,融中医药历史、文化、体验、康养、产业为一体的社区居民“中医健康生活厅”。

  专栏7 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工程

  1.四模式协同改革专项

  遴选3-4个示范单位,推进服务、学术、人才培养、管理四模式协同改革。试点探索以中医整体医学观为特质、以中医非药物疗法为核心、多学科资源整合、医针药结合、防治保康一体化的中医综合服务模式,区域多发病预防性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上工治未病服务模式,以中医药服务模式改革推进学术、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协同改革。

  2.中西医协同“三旗舰”建设工程

  依托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遴选,建设5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20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和30个“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典型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成功经验。

  3.中医“上工工作室”建设项目

  在基层乡村建立20个中医“上工工作室”,以补贴、贷款等多种形式的吸引政策,引导中医临床专业人才来基层就业,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

  4.社区居民“中医健康生活厅”建设项目

  探索建设一批“科普化、智慧化、立体化”,融中医药历史、文化、体验、康养、产业为一体的社区居民“中医健康生活厅”。依托专家团队和基层名中医工作室提供中医“全科+特色”融合服务;探索基层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长效联动运行机制;建立常见、多发慢性疾病中医“整体化+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打造心身一体化全程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二)强化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服务效用

  1.完善中医药参与应急管理机制平台建设

  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西医应急管理和联合防治机制。建立健全中医药分级分层防控队伍,制定中医药防治与救援组织方案。建设重点传染病中医药证候学信息监测平台,完善传染病预测预警机制,实现中医药“早参与、早用药、早治愈”。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开展中医药相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探索医教研防协同新机制。

  2.加强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与救治能力建设

  实施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国家级和市级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不含中医专科医院)全部设置发热门诊,支持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标准的临床检验实验室。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建设,按照要求建设相应病房,并配置基本设施装备。组建首都中医疫病防治队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建立传染病定点医院对中医医疗机构常态化院感防控指导机制。

  专栏8 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1.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西医联合防治方案,在定点医院实行中西医双组长双查房制度,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药预防性投药的长效机制,覆盖率达到100%。在定点医院开展重点传染病中医药证候学信息监测。推广应用50种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开展中医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到传染病定点医院轮训培养。推进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协同推进相关科室基础条件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每个科室至少储备1名具有中医药疫情防控知识的应急管理人员。

  (三)增强中医药健康服务效果

  1.深化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

  (1)形成覆盖全市的规范化治未病服务网络。组建治未病专家指导团队,建立治未病指导中心和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实施治未病示范工程,探索建设以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为引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未病工作室为主体,社会办健康管理机构为补充的全员、全机构、全过程参与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完善治未病理论、拓展治未病领域、建立治未病标准、提升治未病能力、推广治未病产品。建立全市治未病系列成果推广基地和治未病技术培训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培育举办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品牌知名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机构。

  (2)探索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和基层慢病防控模式。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将治未病项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将治未病服务纳入健联体试点。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病防控模式。推广中医药“四法合一”+互联网服务模式。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相关产品。

  2.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

  (1)盘活存量,强化中医康复机构建设。布局一批国家级和市级中医康复中心。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中医康复联合体。

  (2)融合发展,提升重点人群康复水平。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康复服务模式。促进医体、医工融合的中医康复学科建设。开展亚专科细化的康复教育、评定、治疗、随访等服务。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尘肺病等慢性病和伤残等,制定并推广中医康复方案。建立中医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管理制度。

  3.推动中医药服务全面融入妇幼保健领域

  (1)优化中医药妇幼分级服务网络。推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支持妇幼保健机构与中医医院建立中医妇幼健康联合体,加强妇幼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

  (2)创新中医药妇幼保健模式。搭建妇幼健康中西医协作平台,研究并推广应用一批妇幼中医药保健方案和服务包。结合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等,推广适宜家庭保健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4.构建高效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集中医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北京版”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和老年病房;依托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专区”;支持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建设健康养老联合体。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独立举办或与中医医院合作、托管举办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及方式,延伸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医药特色安宁疗护中心。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探索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有效服务模式。推进老年友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待政策,建立挂号、就医等绿色通道。以政府购买服务、个人支付及保险支付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为支撑,拓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丰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专栏9 中医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中医“治未病”示范工程

  支持每个区建设1个区级治未病中心,指导社区、镇村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治未病服务岗位,开展治未病服务。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面向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制订不少于10个中医慢病管理服务包,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 。将适宜的中医治未病项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

  2.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遴选1-2所中医医院或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建设市级中医康复中心。加强中医药康复人才培养。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至少完成1名医师(含乡村医生)中医康复技能培训。围绕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肺系病等慢性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和肢体伤残等创伤疾病,制定20项以上中医药康复方案。

  3.中医妇幼保健升降浮沉工程

  建设一批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示范单位。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推广建设中医妇幼保健标准化诊室和中医妇幼保健体验区。建设5个妇幼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比例超过70%,至少90%妇幼保健机构应用10个及以上中医药妇幼保健服务包,制定形成市级妇女儿童中医膳食健康指导方案。成立一批妇幼中医药专科联盟,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4.中医健康养老升级工程

  升级优化中医药健康养老工作,实现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60%设置老年病房。推动中医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养老护理等迫切需要的服务,鼓励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建设安宁疗护病区。全市至少建设10个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中加大中医药相关内容 。

  二、构建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发展新格局

  (一)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医科

  (1)加强中医药特色学科建设。构建中医药学与相关学科的先进知识理论和临床专科有效实践经验有机整合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医科。加强中医药学科群建设。实施中医传统学科“圆融”工程、中医健康学科“旭日”工程、中医交叉学科“沃土”工程。

  (2)培养“中医+”“+中医”多学科交叉人才。构建以新医科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多学科背景师资队伍。重点支持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等学科建设,培养“中医+”“+中医”多学科交叉人才,引领带动全国中医药学科发展。

  2.坚持发展中医药人才师承教育

  (1)构建贯穿全程的师承教育体系。构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中医药人才发展全过程的师承教育体系。探索研究师承教育与学位挂钩制度。探索“入职即师承”双向兼容机制。

  (2)分级分类开展师承活动。深入开展名老中医传承,拓展师承家传派、名医学院派、宫廷医学派等分支流派传承,建立中医名家传承谱系。实施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研究首都中医药传承规律,建立传承导师和传承人才分级管理制度。开展北京市第六批、第七批师承工作。积极建设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加强对传承工作室的考核评价,加大对优秀传承工作室的支持力度,产生10-20个示范传承工作室。探索书院式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

  (3)鼓励开展活态传承、特色传承。加强名老中医活态传承,研究建设燕京学派师承影像共享平台,建立传承信息数据库。继续深化市、区、院“名中医身边工程”,支持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传承,鼓励确有专长人才参与中医技术传承教育教学。推进中医药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师带徒制度,培养中医药行业“大国工匠”。

  3.建立中医药人才终身教育体系

  (1)建立中医药人才职业发展完整链条。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促进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推动教育和卫生两大领域资源配置从以内循环、纵向流动为主向跨行业跨系统外循环、横向流动转变,促进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间的互融互通、协调发展。分层培育中医药行业优秀培训师。

  (2)医教协同推进院校教育发展。支持在京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完善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联动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高水平中医医院等建立中医药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形成“校院融通”“院院融通”模式。支持三级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师承教学工作。

  (3)医教协同推进毕业后教育发展。通过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培养优秀中医临床医师。建立医教协同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实现院校教育与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完善入科前桥梁课程培训。打造高水平规培师资团队。探索积分制管理方式,对规培医师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

  (4)医教协同推进继续教育发展。研究建立中医药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强化终身学习、师承贯通、阶段发展、综合提升的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建立中医药人才成长档案。建设首都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大力发展“互联网+继续教育”,建设中医药继续教育“虚拟平台”。建立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银行,与学历及非学历证书衔接。

  (二)加强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补充中医急需紧缺人才

  加强中医治未病、中医疫病防治、中医康复、中医养老、中医药国际化、中医药信息化等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医疗辅助服务、中医健康咨询服务、中医保健服务、中医康复服务、中医养老护理服务、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等急需紧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中医药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标准。支持中医医院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促进民间特色技术疗法传承发展。

  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药职业院校,推进“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中医药相关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探索“书证融通”。建设中医技能实训基地,开展多种类、紧扣中医药专业技能的竞赛活动,形成“以赛促育”“以赛促培”新模式。支持行业协会、学会有序承接中医药健康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

  2.壮大高层次和骨干人才队伍

  继续开展首都国医名师、首都名中医、中青年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双领”人才等中医药优秀人才项目。加快建设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实施中医药人才“助推”工程。引育并举,深入研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成长路径,助力中医院士培育与产出,加大国家级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探索新时代首都“三名”人才产出机制。支持申报国家级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

  3.搭建中医基层后备人才梯队

  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扎根工程,继续推进“丹心”计划,实施中医临床博士“增釉”计划,支持组建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和传承创新团队。探索北京市知名中医药专家为合作导师的纯中医临床博士后制度,选拔优秀中医专业博士毕业生作为名医培养储备人才。规范建设20-30个中医药硕博工作站,打造名老中医基层经验推广点和青年中医基层成长学习点。

  4.培养多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建立中西医人员临床双向互学制度。支持中医药高校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工作。依托中西医结合人才建设工程,建设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着力培养30支中西医结合双领人才团队、100名西学中骨干人才。明确中西医结合人才评价标准和岗位设置,推动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均衡发展。

  (三)创新中医药人才综合评价机制

  1.建立符合中医药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

  研究建立突出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考核式”“展示式”“问难式”等阶梯式的人才评价体系。实施中医药人才分级分类分色管理。逐步建立符合中医药不同岗位要求的人才标准。建立符合技能人才职业特点、以实操为主的评价体系。完善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办法。

  2.优化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

  研究建立中医药人才评定奖励长效机制,开展市、区、院名老中医和青年名中医评选。探索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评选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启动北京基层名中医培育工程,开展“百姓身边名中医”“百姓身边青年名中医”评审活动。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表彰。

  专栏10 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杏林工程)

  1.中医药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中医传统学科“圆融”工程。培养百名医、针、药融汇贯通的中医医生,建立医针药圆融培训基地,解决中医师不识药、不用针,针灸师不开方、不用药的现状。

  中医新兴学科“旭日”工程。加速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老、中医疫病防治等2-3个中医新兴学科专业建设。

  中医交叉学科“沃土”工程。培育中医工程学、中医信息学、中医人工智能、中医心理学、中医药传播学、中医药资源文化学、中医药服务贸易等3-5个中医交叉学科,推动医工、医理、医文结合。

  2.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

  力争“十四五”期间,建设更多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0个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30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30个“三名”工作室,培养100名“门人”。在中医药企业内推行中医药技术技能人员师带徒制度。

  3.中医药行业培训导师“515”工程

  分层培育负责中医药师承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和相关人才培训总体规划和实施的中医药行业培训师,培养50名首席培训师、100名培训导师、500名培训讲师。

  4.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5个左右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和临床培训基地,完善中医药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继续教育体系。创新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形式,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推动政府、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共同培养人才。

  5.中医药人才“助推”工程

  中医药领军人才领航计划。助力院士培育,力争获评2-3名院士并建立院士书院;助力大师培育,力争获评3-6名国医大师、10-20名全国名中医、20-30名岐黄学者和40-60名青年岐黄学者。遴选组建2-4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 

  中医药优秀人才护航计划。持续加大对中医药优秀人才支持力度,打造60名首都国医名师、300名首都名中医、50名中西医结合“双领”人才及团队。

  中医药青年人才导航计划。全面完成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以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百名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医药创新人才,集聚高层次创新团队,储备优秀中医药青年人才。加强应用型、技能型、外向型、复合型青年人才培养。

  6.中医药基层人才扎根工程

  继续推进“丹心”计划,探索符合“健康中国”需求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支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开展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遴选长期扎根基层的“百姓身边名中医”“百姓身边青年名中医”各300名给予表彰。

  三、构建高标准中医药科技创新新格局

  (一)搭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

  1.建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指导中心

  建立符合中医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指导中心,运用现代前沿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核心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现代科学内涵。加大古籍保护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等领域支持力度。推进对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建立中医药“五案”共享资源库。建立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等中医重大学说临床规范应用指导中心。搭建中医药循证和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平台。

  2.搭建多层级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大科学研究为特征,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核心,重点围绕中医原创理论、中药作用机理、诊疗规律、疗效评价、中医药防治重大慢病、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药资源与中药创新等领域,培育建设中医药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建设2-3个中医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成果展示、交流、转化交易中医药科技服务平台。成立北京中医药基础—临床协同发展中心。支持各级中医药科研机构根据重大项目需求配置科研设施等装置。实施首都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组建北京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交叉研究所、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循证医学中心、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3.推进中医药融入“三城一区”建设

  支持中医药科研机构有效融入首都“三城一区”建设。在中关村科学城重点建设中医药创新研发综合平台、中医药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联盟平台和中医药古方大数据研究平台等,实现中医药与高新科技产业有机融合,成为中医药原始创新策源地;在怀柔科学城重点建设中医药大科学装置项目平台,重点研发中医药大装备大设施,形成中医药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集群,成为中医药原始创新承载区;在未来科技城重点建设中医药与其他学科交互技术研发基地,成为中医药技术创新和人才实践主阵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建设中医药药物装备研发中试基地,设立首席中医药专家工作室,成为连接中医药研究与应用新平台。

  (二)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

  1.改革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深入推进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中医药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和创新环境营造,推动中医药科技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科研项目组织形式,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建立健全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间创新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机制。

  2.建立开放共享合作机制

  积极推进中医药学科、专科、科研协同发展。完善部市合作、央地协同、校局共建机制,打造交叉融合、开放互惠的北京中医药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创造有利条件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与中医药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建设研究型病房,推动临床科研一体化建设。

  3.完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梳理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科学问题库。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探索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评估机制。支持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团队围绕重大疾病、常见病和中医优势病种,开展中医诊疗方案的循证评价研究;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经典名方、中药制剂、名老中医验方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

  (三)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1.提高中医药成果转化效率

  鼓励中药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中医经典名方、特色创新中药及中药二次开发研发工作。围绕重大慢性病、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开展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技术成果和标准规范。推动中医药与新兴技术跨学科开发,建立中医诊疗设备开发理论指导中心,支持相关单位参与“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与实施,形成覆盖全市的中医药智能网络和“智慧中医”平台。

  2.搭建中医药成果转化中心

  成立成果转化中心,探索中医药成果转化管理新模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医药、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支持公立中医医院牵头或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模式。打造中医药“产学研医用”标杆。破除碎片化科研管理模式,扶持、打造集基础、临床、应用一体化的科研品牌。

  3.加强中医药成果转化保障

  完善成果创新激励机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在成果转化投入与收益分配、团队组建等方面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协同相关部门建立与成果转化相衔接的人才引进、职称晋升、绩效奖励制度,促进优秀中医药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通过同行评议和第三方评价,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

  专栏11 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工程

  1.中医药“五案”共享资源库建设项目

  加强智能化建设,建设具有原创力、影响力和引领力的首都特色中医药“五案”(病案、查房案、病例讨论案、会诊案、教案)共享资源库。建设案例数据库和文献检索平台,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案例成果评审体系和示范案例推荐机制。

  2.中医药“基础-临床”双级联动引领工程

  联合首都各大中医药研究院所、中医药高校,汇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资源,深化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成立北京中医药基础-临床协同发展中心,探索中医药基础与临床协同发展模式,发挥首都中医药示范引领作用。

  3.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依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研院所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点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优势病种诊疗、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医药装备和中药新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积极申报2-3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点支持5-10个市级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

  4.“新三科”协同专项

  以中医药学术研究(科研)为引领,带动学科和专科建设与发展,建立学科、专科、科研协作网络,形成2-3个“新三科”示范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前沿中医药学科与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助推中医药特色专科发展,带领全国中医药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5.中医药研究型病房建设项目

  依托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中医药高校、科研机构建设3-5个研究型病房,将其建设成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医务人员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等创新活动的策源地。通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医临床研究平台及其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中药新药、中医新医疗器械及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能力。

  6.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推进工程

  全面推进“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北京的立项与实施,建立中医药装备技术研究指导中心,研发一批基于中医理论指导的诊疗仪器设备、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于一体的中药制药设备和体现中医健康服务优势的中医健康干预及康复设备。重点依托怀柔科学城建立中医药大科学装置平台,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智能化工厂(或车间),推动中医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

  7.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应用体系建设工程

  推进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研究,加强保护数据库和保护名录建设;实施中医药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强化道地药材和经典名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有效的中医药专利成果转化机制。

  四、构建高水平中医药健康产业新格局

  (一)打造中药产业五链耦合新模式

  1.加强中药种植和资源保护

  围绕产业链,以京产道地药材为抓手,制定中药材种植、采收、产地加工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力度。鼓励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合理利用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加强动态监测。鼓励龙头中药企业创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支持林下中药材种植项目。建设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平台。实施中药种植“三创”工程,鼓励条件适宜的低收入村通过中药材种植增加收入。加强京津冀中药材产业共建共享发展。

  2.注重饮片加工和质量监管

  制定实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推进3-5个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建立中药饮片分级制度,促进中药饮片优质优价。健全中药饮片质量协同监管机制,试行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责任师岗位制度,完善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抽检制度。围绕信息链,建立质量信息公告、质量指数和退出管理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代煎、配送服务管理规范和协同监管机制,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再加工。围绕供应链,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促进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规范化发展,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关系。

  3.着力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

  围绕知识技术链,深化资源配置改革,加大创新中药研究投入和临床资源支持力度。围绕人才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育和引进,构建与发展战略性中药产业相匹配的要素支撑。开展中药智能制造提升行动,提升中药生产智能化水平。以塑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和汇聚高端中医药产业资源为切入点,打造中药产业“云”平台,推进中药产业信息与资源共享。支持儿童用中成药创新研发。支持和鼓励在京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保健品、食品、日化品等主导产品,优化经典中成药和方剂剂型。组织开展医疗机构中药临床应用情况评价,建立与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基本药物遴选联动机制。

  (二)构建健康产业五资融合新业态

  1.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新市场

  发挥北京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区。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养生保健等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施中医药健康产业精品工程。培育一批国家级、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一区一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开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中医药观光文化体验、特色医疗、康养旅游等具有京城特色旅游线路。开发“中医药+北京礼物”等中医药健康产品、文创产品和服务项目。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标准。开展中医药旅游主题辩论赛,培养百名中医药健康旅游讲解员,促进北京地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

  2.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新服务

  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探索建立从业者和机构资质认证,优化行业准入。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术培训标准,支持第三方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术和方法培训,形成人力资本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良性循环。鼓励社区建设养生驿站,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活动。建设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库,推动形成“医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

  3.研发中医药大健康创新产品

  支持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研发。加强中医药健康产品标准化建设。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立规范有序的中医药健康投入机制。支持中医诊疗数据采集设备研发应用,逐步建立自动化、智能化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

  (三)建立产业发展五效协同新机制

  探索成果转化机制、投融资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效率、效果、效益、效能、效用协同发展。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开展健康产业核算工作。以效果为导向,构建全程溯源机制和信用体系,对接国家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加强中药饮片全过程溯源体系建设,形成中药饮片优质优价局面。完善医疗机构中药使用管理,健全合理使用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培训制度和处方权授予制度。健全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制度和点评制度。

  专栏12  中医药产业发展工程

  1.中药种植“三创”工程

  联合相关委办局,聚焦北京中药种植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农民创业,制定《北京中药种植“三创”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北京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中医药文化五级传播。

  2. 中药新药研发孵化工程

  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新模式,推动重大新药创制。鼓励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研发。增加创新中药和先进中医医疗器械研究开发投入和临床资源支持,完成3-5个基于医疗机构制剂的中药新药申报。

  3.中药智能制造提升行动

  加强中药质量控制,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按照中药种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不同环节和中药品种自身特点,研发中药材种植、采收、产地初加工装备,中药饮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以及中成药共性技术环节数字化、网络化生产装备,提升中药生产智能化水平。

  4.中医药健康产业精品工程

  开发具有中医药健康特点的旅游景点、线路、衍生产品,鼓励发展适宜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中医药健康产品和服务项目。新增10个以上市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设计打造5条以上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路线,培育40个以上中医药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包”。健全以中药为原料的食品标准,规范保健食品的宣传和经营行为,开发中医药健康产品,鼓励餐饮企业开发中医食养服务。

  五、构建高境界中医药文化传承新格局

  (一)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

  1.加强文化阐释与辐射带动

  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阐明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发挥中医药文化引领作用,构建中医药文化高地,增强首都中医药文化对全国的辐射效应,助力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实施中医药文化建设“钥匙”工程。做好中医药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阐释,赋予中医药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及现代诠释表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素材及滋养,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促进文化传承与数字开发

  开展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理清北京中医药文化历史脉络,凝练北京中医药文化特色。加大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力度和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力度。搭建文化企业、中医药院校、医院、研究院合作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教研产,开发普及中医药文化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建设首都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在全市建设3-5家特色突出、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中医药古籍阅览馆。鼓励有条件的区建立中医药特色博物馆、支持各级各类中医机构建立中医文化角、展览室、博物馆或体验馆,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强化收藏研究、社会教育、展览策划和文化服务等功能。

  (二)形成中医药文化自觉

  1.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

  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构建立体传播体系,推动中医药文化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互动化传播。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六进”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受众特点设立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大力开展公益健康讲座,积极宣传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培育中医药文化传播专家团队。打造动漫、短视频、影视作品、丛书等经典中医药文化新形式。提炼精选凸显传统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促进形成中医文化理念。

  2.养成中医药行为习惯

  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小象馆建设,丰富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服务供给和产品供给,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开展北京市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行动。广泛普及可以体验的中医技术,深层次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打造“10分钟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圈”。探索中医药健康宣教新模式,积极推动中医药休闲健身发展,加大传统健身项目推广力度,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促进养成健康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3.丰富中医药校园文化

  将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六个一”活动,实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360秒行动”。探索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医药选修课程,支持在高等学校建立中医药社团。在老年大学开设适合的中医药课程。建设校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组建中医药文化社团、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依托校史馆、博物馆、百草园、种植馆等开展自然体验课程,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特色、质量与品位。

  4.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

  加速推进中医院文化建设,引领文化自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中医药从业人员文化自信,在中医医疗机构建立一批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挖掘院史文化内涵,更好地服务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三)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

  1.推进中医药文化融入新兴产业

  积极推进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建立中医药文化产业孵化中心或基地。发展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特色产业,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

  2.中医药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将中医药康养文化与乡村自然资源、田园生态、中药材种植等有机结合,打造中医药文化休闲旅游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富农增收。

  专栏13  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1.中医药文化建设“钥匙”工程

  统筹各级各类社科研究机构等建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借助现代数字传媒、动漫演艺等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研究阐释中医药传统文化基因与其他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在联系。探索现代中医药文化的可视形象,注重中医药文化与城市特色文化的挖掘、弘扬、建设、创新,提炼出设计元素,形成一批凸显传统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

  2.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六个一”工程

  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开展中医药文化“六个一”(一经、一书、一园、一操、一网、一班)行动。实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360秒行动”。组织面向学生群体的对象化、互动化的中医药文化宣讲,以区域中医药文化特色为载体,提高青少年对中医药知识的兴趣,提升中医药文化普及率。

  3.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按照城乡分层原则随机抽取调查点进行入户调查,定期监测并发布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信息和素养水平,为中医药文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4.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小象馆建设项目

  以基层社区为主体建设集中西医检测、健康管理、文化科普、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小象馆),为群众提供科学、权威、综合、便捷的中医药健康生活指导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为居民提供个体中医药健康生活解决方案,打造个性化健康生活方式,促进“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文化自觉。

  5.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建设项目

  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北京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打造优质中医药科普专家和跨界文化传播人才队伍,设立中医药文化教育专家库,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讲师团。

  六、构建高规格中医药海外发展新格局

  (一)搭建中医药国际服务平台

  1.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整合全市优质中医药资源,成立北京中医药国际服务指导与评价中心。实施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京城名企(名院)”打造工程。开展中医药海外市场政策研究,推广实施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广项目,以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中医药服务贸易展会平台,构建线上云展线下会展中医药展会新模式。加强中医医院国际医疗部等涉外医疗体核心能力建设,尝试对接境内外医保、商保等保障体系,开发中医药国际康养诊疗、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服务包,推行账单制管家式管理。

  2.推进中医药融入“两区”建设

  鼓励央属市属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药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医疗机构、研究机构、企业等开展深层次、高水平科技项目合作,推动中医药技术、药物、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促进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医药。在服务贸易综合示范区鼓励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和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机构开拓国际市场,搭建中医药健康养生国际综合服务平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中医药服务贸易先导示范作用,打造分工明确、各具特色的中医药科技产业集群。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拓展海外中医医疗服务,高水平建设一批海外中医中心。

  (二)加强国际人才与科技合作

  1.培养中医药国际交往人才

  以中医药服务贸易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强化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常态化人才培养基地和培养体系。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培训,打造一批致力于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精专人才。遴选一批具备中医药文化素养、热衷于中医药对外传播的小语种专业青年人才纳入本市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梯队加强培养。培养一批海外中医药政策研究人才,为中医药走出去扫清壁垒。培育百名中医药对外交流骨干人才。

  2.发挥首都优质资源作用

  发挥首都学术优势,鼓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中医药国际组织及有关单位研究制定并推广中医机构认定和管理规范。推动北京市与国际友好城市开展中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实施海外中医药“百人百项”示范工程,加大民间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充分发挥北京高校外国留学生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成为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友好使者。

  (三)加强“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

  1.实施中医药国际发展战略

  将首都中医药纳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以“新时代神农尝百草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并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药与海外传统药物发展。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中医药机构与沿线国家知名院校、医院合作建立中医诊疗中心。鼓励中医各机构在中东欧、RCEP成员国、南美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尝试与有合作意愿和潜力的国家建立中医海外中心、合作基地、联合实验室及研究中心。

  2.促进中医药海外交流互鉴

  打造一批有传播度、美誉度的中医药对外宣传产品,做好中国国际贸易服务交易会中医药服务板块,举办海外华人华侨中医药大会,加强以中医药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大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奖学金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国外人才学中医、用中医。以中医药融入两区建设为抓手,利用北京举办的各类国际会议、活动等强化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打造“北京品牌”战略。

  专栏14  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

  1.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京城名企(名院)”打造工程

  扶持中医药医疗连锁、特色产品、优质疗法、培训教育、文化出版等国际市场优势明显、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国际服务贸易重点项目。打造北京中医药国际医疗服务、中医海外服务及中药出口示范基地,探索中医药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依托本市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培育10-15家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的骨干企业及骨干医疗机构,遴选出2-3家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强、中医药服务水平高的“京城名牌企业(医院)”。

  2.海外中医药“百人百项”示范工程

  对海外及港澳台地区中医药专家和优秀传统技法进行征集,开展 “三个一周” (交流一周、传承一周、服务一周) 培训实践,授予“入选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百人百项”荣誉证书,推广特色诊疗技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3.新时代神农尝百草工程

  利用各类国际交流平台,积极推进国际合作项目;以《巴西药用植物指南》为切入点,探索研究可量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合作模式,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达成一批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保健等方面的合作项目。

  七、构建高站位中医药治理体系新格局

  (一)建设中医药精细化治理体系

  1.推进中医药价格和医保制度改革

  (1)推动中医价格改革。推动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实施,协调建立中医项目动态调整机制,整合一批历史渊源清晰、诊疗效果明显的中医和民族医特色诊疗项目申报立项。协调建立以临床价值和技术劳务价值为主要依据,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完善分级定价机制。推动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依法依规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推进中医医保制度改革。实施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将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重点支持范围。探索中医优势病种(含门诊)按病种付费,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探索部分慢性病按人头付费试点。探索医保直接签约中医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模式。将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纳入医疗机构收费项目范围。

  2.完善现代中医医院管理制度

  (1)加强领导体制改革。推动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加强公立中医医院领导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2)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动公立中医医院适当增加中医师承附加编制,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待遇。深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与特色优势发挥纳入公立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收入分配统筹考虑,进一步向中医医院和使用中医药技术倾斜。推动建立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探索实行公立中医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3)强化中医药特色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中医医院管理指南、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和方式方法,常态化推进中医药特色绩效考核工作,适时公布考核结果,并与公立中医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医保政策调整等挂钩。推出全市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特色发展指数并建立年度排行榜,榜单名次直接与绩效考核和市级支持项目等挂钩。

  3.健全中医药政策法规制度

  建立健全全过程中医药管理制度。制定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师承教育管理办法、西医医师学习中医管理办法、基层西医师、乡村医师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管理办法;中医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目录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尤其是高风险中医医疗技术的具体要求,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规范等文件。研究制定多维度评价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数。

  (二)提升中医药精准化治理能力

  1.推动中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

  (1)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推动首都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中医药数据标准化、模块化建设,促进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全领域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加强基础数据库对接,共建中医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依托大数据,建立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的中医优势病种病例信息数据库。推动加大对中医医院信息化支持力度,加快中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系统改造,逐步提升中医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等级。发展“互联网+”中医医疗和中医治未病特色建设,打造“互联网+中医”示范医院,鼓励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优化升级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系统,扩大基层中医馆联通范围,提升基层中医药信息化能力。

  (2)加快中医药智慧化发展。以数字化赋能首都中医药优势资源,以场景驱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数字化发展,助力将首都建设成全球智慧标杆城市。加快推进中医药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中医医院。以发展中医智慧化健康服务新业态为契机,开展中医药惠民便民服务项目。引入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开发和应用场景创新,促进中医药智慧化发展。

  2.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

  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将首都打造成中医药“标准之都”。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建立中医药标准研究、制定、推广、监测体系。围绕中医医疗服务、中药材、中药产品、中医器械设备等,制定、推广与应用一批系列标准。扩展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领域和范围,实现标准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均衡发展。积极主导参与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

  3.建立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

  建立与卫生健康统计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统一规范的中医药数据标准和资源目录体系。建立北京市中医药综合统计数据定期发布机制,稳步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

  (三)建设中医药精密化信用监管体系

  1.完善中医药综合监管制度

  健全多主体、全过程、多元化的中医药综合监管体系,加强中医药健康执法技能保障、执法能力建设。完善中医药综合监管信息的汇集、分析、研制和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创新监管方式,逐步推行“互联网+监管”,全面提高中医药现代化监管能力和水平。发挥市区中医协会的监督作用。

  2.建立中医药行业信用体系和评价机制

  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建立中医医疗机构信用评价指数、中医师信用评价指数。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将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人员、中药企业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等分别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违法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强对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的监测力度,严厉打击假借中医旗号虚假、违法宣传和非法行医等行为。

  专栏15  中医药治理体系提升工程

  1.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制定《北京市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办法》,确定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病种,探索中医优势病种(含门诊)按病种付费,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拓展中医非药物疗法零起付线报销范围。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新增、定价及调整机制。探索医保直接签约中医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新模式。遴选50种优质院内中药制剂纳入医保重点支持范围。

  2.中医药特色绩效考核升级工程

  突出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搭建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绩效考核质量平台,制定对标、对点、对线的精细化中医药特色绩效考核方案,每年对全市中医类医院的绩效考核执行、落实、责任等情况进行动态评价。

  3.中医药“标准之都”建设项目

  建立中医专科(康复、妇幼、精神等)医院、中医医疗机构临床科室、综合医院中医科、中医医院国际医疗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标准;推进建立中医护理、中医健康养老、养老保健和妇幼保健服务标准及其人员标准;中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健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探索中医治未病、药膳制作和中医药保健品开发标准,以及中医药基层发展、服务贸易、国际化经营、文化传播、科技创新、产业平台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医药大数据标准化治理等系列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国际组织作用,积极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推动中医药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4.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以中医学理论框架、中医药理法特点为基础,开展具有中医特点的高质量医疗大数据体系建设。立足长远,坚持全局性谋划、统筹性设计、创新性整合、有序性开发,推动搭建覆盖临床、科研、教育、管理、人才、服务、监管、经济、产业、中药、种植、物流、民生等中医药健康服务全领域的首都中医药大数据平台,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拓展。推行标准化、模块化建设,实现从组织架构、标准示范、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特色算法、卫生经济、中医数字孪生和安全监管等全方位突破,构筑北京中医药健康事业发展战略新优势。发挥中医药大数据价值,以中医药大数据平台建设带动中医院数字化、网联化、智慧化转型。

  5.智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

  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与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加快推进首都中医行业互联网医院、智慧中医医院建设,建立中医药辨证理法效果评价体系、老专家经验理法与方药智库等中医药互联网应用场景,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推进医联体建设,实现居民体质测评、中医健康体检、中医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连续记录及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拓展健康管理、数据运营、金融服务等增值功能。建设5-10家智慧中医医院示范单位。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落实到中医药发展各方面各环节,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制度保障,有效提升中医药治理效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二、落实投入保障

  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办医主体责任,将中医药发展纳入政府重点工作。按照现行财政补助办法,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引导商业保险机构、社会基金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

  三、加强监测评价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市中医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对规划涉及的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进行分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健全完善市区两级跨部门协调机制,将中医药发展工作纳入各级治理主体一级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建立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加快形成科学、统一的中医药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严格的规划实施监督评估、监测评价制度,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有效监督重大项目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